1、保险理赔误工费如何计算
保险理赔中的误工费计算,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二十条规定进行,具体如下:
误工费是依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来确定的。具体的计算公式为: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误工时间。
这一计算方法既适用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也适用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但计算细节有所不同。
2、误工费的具体计算标准
法律快车提醒,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计算相对简单,即根据其实质降低的损失来计算。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受害人是不是可以负担得起这一损失,赔偿都应根据实质降低的收入来进行。
1.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的计算则更为复杂。假如可以证明其近期三年的平均收入情况,那样误工费就等于误工时间乘以近期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
2.假如不可以证明,则根据相通、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薪资来计算。这里的“相通相近行业”判断标准包含产业分类标准、同一产业内的社会评价标准,与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判断标准。
3、误工费赔偿的有关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申请误工费赔偿时,有几个要紧的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牢记。
1.误工费包含薪资、资金、津贴、课酬等各项收入,无论是全日制工作收入还是兼职工作收入都应计入其中。
2.赔偿应以“实质降低”的收入为依据,即差额赔偿原则。比如,假如受害人为单位职员,其因受伤误工时,单位并未扣发其收入,那样就不应再赔偿误工费。
3.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时,其因误工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并不包含在误工费内,由于这并不是单纯由企业经营者劳动所创造。
4.假如企业经营者在其不可以工作的时间内雇佣了与自己具备相同能力的人管理企业或财产,那样这部分成本则应作为误工费予以赔偿。
5.申请误工费赔偿时,需要出示用人单位的薪资证明等必要材料,以便保险公司进行计算。
这类规定都是为了确保误工费赔偿的公平性和合理性。